当前位置: 首页 > 教研教改 > 人文大讲堂 > 正文

段峰教授走进四川大学人文大讲堂(第六十七讲)

添加时间:2014-12-24发布者:系统管理员点击次数:

      12月19日晚,我校外国语学院段峰教授在江安校区水上报告厅为本科生带来了一场题为“翻译与翻译研究”的报告。报告从古今中外对翻译的定义引入话题,回顾了中外翻译的历史以及翻译对中国文化的特别意义。继而对翻译研究进行了“名与实”的辨析,结合翻译实例的呈现讨论以下几个问题:为什么研究翻译?研究翻译什么?如何研究翻译?

      段教授历数了中国翻译研究的几个阶段:东汉末至北宋初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西学翻译、鸦片战争到“五四”的西学翻译、改革开放以来的翻译,介绍了我国自成体系的翻译理论,对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和中国文学翻译之争进行了概要梳理。他同时又对比了西方翻译史和翻译理论,涵盖古代时期(古希腊/罗马时期)、罗马帝国后期、文艺复兴时期、近代时期(17世纪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和现(当)代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对语文学/文艺学、语言学、文化学派以及当代西方的翻译理论予以一一阐述。他以大翻译家严复为例,探讨“信、达、雅”的翻译标准。最后段教授总结性地提出翻译研究的重要问题供同学们思考,并展望了未来翻译研究的发展趋势。

      两个小时时间,段教授内涵丰富的报告让同学们对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有了概要的认识,大家纷纷就报告涉及的话题结合自身的体验与他展开讨论。报告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翻译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将激励同学们今后学好翻译、用好翻译,为中外文化传播贡献力量。

 

关闭

系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