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内各单位:
为表彰品德高尚、教学优秀的从事本科教学一线教师,在全校形成尊师重教、爱岗敬业的育人氛围,引导广大教师争做有大学问、大情怀、大格局、大境界的“大先生”,学校决定开展四川大学第十二届“卓越教学奖”、第十一届“姜维平优秀教学奖”和2025年“好未来青年教师优秀教学奖”的评选工作。本年度的评选工作通知如下:
一、奖项设置
奖项名称 |
届别 |
奖项级别设置 |
评奖细则 |
四川大学“卓越教学奖” |
第十二届 |
特等奖:1名,100万元/人 一等奖:1名,50万元/人 二等奖:2名,30万元/人 三等奖:7名,10万元/人 |
见附件1 |
四川大学“姜维平优秀教学奖” |
第十一届 |
姜维平课程建设奖 姜维平优秀教材奖 姜维平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奖姜维平生命健康类教师奖 |
见附件2 |
四川大学“好未来青年教师优秀教学奖” |
2025年 |
全校19名,5万元/人 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名、部分公共课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数学学院、外语学院、物理学院、化学学院)2名 |
见附件3 |
二、申报注意事项
1.涉及年龄或年限的计算时间截至2025年6月1日。
2.“卓越教学奖”“姜维平生命健康类教师奖”“好未来青年教师优秀教学奖”,担任现职及离任三年内的学校中层及以上干部不参评,每位教师每年只能申请1个奖项。已获得“五粮春青年教师优秀教学奖”或“未来教学名师奖”者至少满5年后方可申请“姜维平优秀教学奖”或“卓越教学奖”;已获得“星火校友奖教金”或“姜维平优秀教学奖”者至少满5年后方可申请“卓越教学奖”;已获得“卓越教学奖”者不再参评;已获得“五粮春青年教师优秀教学奖”“未来教学名师奖”“好未来教学名师奖”者不再参评“好未来青年教师优秀教学奖”;已获得“星火校友奖教金”者不再参评“姜维平优秀教学奖”。
3.所有参评人员近五年内无党风廉政、师德师风、学术诚信和教学事故等相关问题。
三、申报流程
(一)推荐申报
1.请各院(系)在广泛征求师生意见的基础上推荐候选人,“卓越教学奖”“好未来青年教师优秀教学奖”各院(系)可分别推荐1名候选人,“姜维平生命健康类教师奖”仅限化学工程学院和医学各学院推荐,每个学院限推荐候选人2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推荐“好未来青年教师优秀教学奖”候选人2名,同时接受校教学督导委及教务管理部门推荐。“卓越教学奖”“姜维平生命健康类教师奖”“好未来青年教师优秀教学奖”请通过网上申报,请各院(系)通知被推荐人6月3日12点之前在系统中完成申报,申报网址http://jxj.scu.edu.cn:9999/cdps。申报人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如有虚假内容将直接取消参评资格。
2.“姜维平课程建设奖”各院(系)在广泛征求师生意见的基础上推荐候选课程,3个以下专业的学院可推荐1门,3个及以上专业的学院可推荐2门;同时接受校教学督导委及教务管理部门推荐。申报人填写《四川大学姜维平课程建设突出贡献奖申报表》(附件5-1)提交所在院(系),并提供45分钟课堂实录(教室后摄像头录像,登录大川学堂---资源---我的录播 ---选中需下载课程后可直接下载,联系人邵工19828230729);
“姜维平优秀教材奖”请第一主编填写《四川大学姜维平优秀教材奖申报表》(附件6-1),并提交附件6-3包含的教材电子版或教材样书、所有编者《政审意见》、《图书编校质量自查结果记录表》、版权页截图、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查询截图,并联系教材出版单位提供《教材使用情况证明》(证明需包括教材主要使用高校名单及使用数量、初版以来总发行量等信息,第一主编若各版次有变化则需分别提供各版次发行量,加盖出版单位公章),经学院(系)教材建设工作组形式审查、严把政治关和学术关,评审择优推荐候选教材。原则上每个学院(系)可推荐1-2种教材,需排序后报送至教务处;同时接受校教学督导委及教务管理部门推荐。
“姜维平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奖”请申报人填写《四川大学姜维平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奖申报表》(附件7-1)并提交学院(系),经各院(系)在广泛征求师生意见的基础上原则上每个学院推荐不超过1个候选团队,同时接受校教学督导委及教务管理部门推荐。
(二)院系审核
6月5日之前各院(系)完成对所有渠道被推荐人的资格条件、业务条件、党风廉政、师德师风、学术诚信、教学事故以及申报表信息的审核并公开展示。
(三)结果报送
6月6日之前将学院审核通过的推荐名单(附件4-2、5-2、6-2、7-2)、公示材料、所有推荐人政治审查意见(附件8)及装订成册的支撑材料(附件9)(申报姜维平优秀教材奖的支撑材料请严格按照附件6-3清单提供,纸质支撑材料装订封面可采用附件9格式),经院系领导签字盖章后提交纸质版至望江基础教学楼A314办公室牛美灿老师处。电子版申报材料以学院代码+学院简称的方式命名文件夹,文件夹内按奖项命名文件夹,如“姜维平优秀教材奖”(文件夹内排序:学院(系)-排序-第一主编姓名-教材名称)。《四川大学姜维平课程建设奖推荐名单》《四川大学姜维平优秀教材奖推荐名单》《四川大学姜维平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奖推荐名单》分别放入对应的文件夹,发送至scujxpg@163.com
联系人:吴雨珊、牛美灿 电话:85467708
附件:1.四川大学“卓越教学奖”实施细则
2.四川大学“姜维平优秀教学奖”实施细则
3.四川大学“好未来青年教师优秀教学奖”实施细则
4-1.四川大学三大奖个人奖网申信息一览表
4-2.四川大学三大奖个人奖学院推荐名单
5-1.四川大学姜维平课程建设奖申报表
5-2.四川大学姜维平课程建设奖学院推荐名单
6-1.四川大学姜维平优秀教材奖学院申报表
6-2.四川大学姜维平优秀教材奖学院学院推荐名单
6-3.四川大学姜维平优秀教材奖申请材料附件清单
7-1.四川大学姜维平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奖学院申报表
7-2.四川大学姜维平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奖学院推荐名单
8.四川大学三大奖推荐教师政治审查意见
9.四川大学三大奖支撑材料模版
教务处
人事处(党委教师工作部、人才工作办公室)
对外联络办公室(校友总会、教育基金会)
2025年5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