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质量评估 > 正文

四川大学基层教学组织特色品牌工作项目经验交流会(第六期)成功举办

添加时间:2023-03-28发布者:点击次数:

基层教学组织是高校落实教学任务、促进教师教学发展、组织开展学术研究、承担教学活动的最基本教学单位。为促进各学院交流分享如何建设科学合理、形式多样、活力十足的基层教学组织,切实发挥基层教学组织在立德树人、激发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内在动力、提高教学质量中的核心作用,学校开展了“夯实基础教学组织 筑牢教学质量根基”为主题的系列经验交流会。

2023年3月23日下午,四川大学基层教学组织特色品牌工作项目经验交流会(第六期)在华西校区厚德楼一楼三会议室成功举办。来自华西临床医学院的7位基层教学组织特色品牌工作项目负责人分享了学院及各基层教学组织的有益做法和成效经验,学校发展规划处副处长孙克金、教务处副处长卿平、临床医学院教务部长薛晖及部分基层教学组织主任、基层教学骨干教师以及来自口腔医学院、药学院等教研室的老师出席交流会。

孙克金副处长介绍了开展基层教学组织特色品牌工作项目的的重要意义,希望通过交流推广各基层教学组织工作中的先进经验,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构建新形势下教书育人教学平台,全面发挥并提高基层教学组织教书育人作用和教育教学质量。

7位项目负责人分别分享了学院及各基层教学组织多举措、多形式特色品牌工作的探索与创新。

《精细备课,学践结合,

开好“临床医学导论”医学新生第一课》

卿平  副研究员

四川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华西医学中心教务部部长


卿平部长介绍了《临床医学导论》这门医学生接触的第一门医学专业课的课程教研团队建设。分享了教研组通过开展精细化的集体备课会,组建国家级教学名师、学院党政一把手、学科带头人为主讲教师,临床科室、科研实验室负责人为见习导师的课程团队,围绕医学生胜任力优化教学内容,加强实践育人的具体举措。

《科教融创的医工交叉创新教研团队建设与实践》

李真林  主任技师

华西医学技术学院执行院长/医学影像技术学系主任

李真林主任介绍了在多学科交叉融合及复合型学科人才培养的大背景下,通过教学科研合作,深化多学科合作交流,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和多学科思维,打造医工创新教学团队的实践。通过交叉创新教研团队的打造,激发教学活力,推动科研反哺教学。分享了以科研融合作为抓手,共建医工融合特色课程和特色实验实践教学平台,通过开展更紧密的科研教学合作,走进科室、深入医疗设备,从临床实际需求出发,达成实质性的医工融合人才培养的实施路径。


《一流专业建设为导向的康复治疗学课程建设

探索与实践》

杨永红  主任技师

华西临床医学院康复医学系教学主任

杨永红主任从康复治疗学课程建设的课程改革、师资培养、课程资源建设、教学质控等方面介绍了以一流专业建设为导向的《康复治疗学》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分享了定向指导、针对性建设、打造一流课程并以赛促教,以评促建,切实发挥基层教学组织的号召和激励角色,全面推进康复治疗学一流专业建设的有益经验。

《搭建PBL混合式培训平台推进探究式教学向基层辐射》

曾静  副教授

华西临床医学院 系统整合教研室课程负责人

曾静副教授介绍了华西PBL团队通过自建超星PBL培训课程平台,推进探究式教学向基层辐射的优良做法。团队在国家级医学教育联盟平台提供面向全国的PBL在线课程,面向社会和国内其他院校,为对PBL有兴趣的基层教师和卫生工作者提供了解PBL和线上线下混合模式深入学习PBL的机会,形成了极具华西特色的PBL品牌效应,取得了良好社会效益。


《评教结合,以评促改-构建基于PDCA的课程质控体系》

赖亚宁 助理研究员

华西临床医学院教务部

赖亚宁老师介绍了临床医学院积极探索构建基于集体备课和试讲的课程质控PDCA体系的实践与经验,在高校的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中,集体备课和试讲是落实教学任务、促进教师教学发展的有力保障,即时评教是监督教学质量,促进改革提升的有效手段。临床医学院将理论付诸实践,通过三年实施运行,取得良好成效。

《“诊断学”带教教师岗前培训及考核》

吕晓君  讲师

华西临床医学院《诊断学》教研室课程负责人

吕晓君老师介绍了针对《诊断学》实践教学中存在的师资知识储备、实践教学能力差异大的问题,分享了教研室通过不断探讨有益形式,有针对性、高效提升新入职教师临床三基能力及教学能力,从而提升实践教学水平,保障《诊断学》课程教学均质、高质的有益经验。
《建立听力与言语康复系教师标准化病人的初步探索》

吴艳  研究实习员

华西临床医学院听力与言语康复专业

  吴艳老师分享了听力与言语康复系在建立教师标准化病人(又称模拟病人,teacher as standardized patients,TSP)探索中的有益尝试。通过集体备课、TSP病例制作,将TSP教学应用于技能大赛考核中等方式,将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学习转变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及临床操作技能水平,进而提高其对教学的满意度。


关闭

系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