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四川大学教务处望江校区的教学服务中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校长谢和平院士对教务处的要求:“忠实做教学,诚恳待师生”。近些年来,学校教务处紧密结合自身工作特点,高度重视部门文化建设与作风建设,成效显著。
今年4月,为响应学校机关文化建设和作风建设活动的号召,教务处围绕建设“服务型、学习型、创新型”机关部门以及“忠实做教学,诚恳待师生”的服务宗旨,积极制定出“以人为本,服务为要;办事认真,热情耐心;严明纪律,注重细节;信息畅通,加强交流;文明勤政,廉洁教务”的部门服务公约,并在工作实践中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以人为本,创建服务型教务处
今年刚刚被提名获“四川大学唐立新服务标兵奖”的成北良老师是教务处实践教学科的一名普通老师,他已经在四川大学工作了34个年头,从2006年至今,他一直负责我校大学生科研训练和学科竞赛工作。每一次大赛的宣传、组织、培训、后勤保障工作,成老师都要参与其中,为了保障组织工作的顺利开展,他常常牺牲周末和节假日的时间,与参赛师生同吃同住、一起拼搏。每年暑假举行的电子设计大赛,他都带领参赛队员们奋战到最后,等到电子科大送完参赛作品、再把同学们送回宿舍时常常已经凌晨1点了。而在实际工作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每每提到这些,成老师总说,“每次看到同学们在比赛中获奖,我心里就有一种自豪感和成就感,苦不苦,累不累的就不算什么了。”
在教务处,像成北良这样坚持以人为本的老师还有很多,服务师生不仅仅是口号,更是行动。教务处在工作中高度重视并不断满足广大师生的办事需求,着力完善便民工作细节,全力增强为广大师生服务的针对性和主动性。他们在望江校区、江安校区和华西校区三个校区开设教学服务中心,为全校师生提供“柜台式、窗口化、一站式”服务。通过在教学服务中心设置自助查询系统、配备大屏幕电子公告版和发放师生办事流程等方式,不断优化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在实际工作中,教务处还建立了“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等工作制度,实施 “四声服务”工作法。
“四声服务”工作法,现在已经成为教务处全体工作人员了然于心,并欣然遵照而行的工作方式了。在日常的服务工作中,他们“接待师生时,来有迎声;面对意见时,问有应声;接收任务时,令有回声;奖勤罚懒时,管有责声”。通过这样一系列的制度规范,将干部职工的服务态度直接纳入到岗位考评范围之中。
教务处不仅在广大师生前来咨询时提供服务,还想法设法主动“走出去”开展工作,他们派专人负责收集基层对学校教学改革与发展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校长信箱、教务处信箱、蓝色星空等渠道所反映的问题,由专人负责及时回复处理,在教学管理工作方面坚持通过电子邮件向全校老师征集意见和建议,节假日中为老师们发送邮件、送去祝福。本年度以来,已先后处理处长信箱来信1200多封,接听来电12000余次,回答蓝色星空论坛的提问1000余次。
此外,教务处还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座谈会,与师生面对面交流;通过讲座、面谈、电话、邮件等方式主动关心和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和存在实际困难的老师。
提升能力,打造学习型教务处
“今天这堂课啊,我们来讲一讲关于执行力的问题,迈克尔·戴尔曾说过一句话,执行力就是在每一阶段、每一环节都力求完美,切实执行……”
2月24日,教务处邀请公共管理学院的范逢春副教授在文华活动中心二楼会议室为大家上课,而这是教务处本学期业务培训的“第一课”。
在教务处,有一个特殊的“课堂”——“周五业务学习课堂”,通过这个“课堂”,干部职工增长了知识,开放了视野,拓宽了思路。周五业务学习课堂每学期至少举办7期,分别邀请我校公共管理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政治学院等学院的专家教授前来授课。授课内容十分丰富,从无纸化办公理念到管理心理学辅导、从现代公文写作技能到媒体应对战略,从当前经济政治形势到如何提高领导能力、演讲能力训练等等。截止目前已有十余名知名教授前来教务处的“周五业务学习课堂”给全体职工讲课。
这只是教务处创建学习型机关的一个例子。
为适应新形势下“创新性、规范式、一流化”现代教务工作的要求,教务处把打造学习型团队作为文化建设的助推器,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常抓不懈,用党的方针、政策理论、形势任务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荣辱观教育、思想道德建设等内容不断充实丰富干部职工的头脑。
制定年度学习计划。年初,教务处各科室制定年度学习或培训计划,以此为基础,教务处统一部署和考核,对年度学习培训做出详细安排,时间、内容,责任人全面而细致,促进了学习工作的正常开展。
重视对职工的实践应用培训。教务处每学期组织1—2次全体干部职工外出参观学习的活动,通过实地考察和实践学习,切实提高大家建造“一流教务处”的信心和动力;继续组织实施职工赴海外培训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干部职工分阶段赴相关教育机构的考察学习。
严格学习考核。教务处建立了干部职工学习档案,每次培训后都要填写培训记录,职工完成培训计划后要进行考核,考试成绩将计入教务处职工岗位综合考核记录,作为年终测评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以考促学、以赛促学,教务处内部形成了比学赶帮、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教学改革,塑造创新型教务处
来自成都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的吴天成同学2011年参加了一个夏令营。在这个夏令营中,他和伙伴们先后到四川大学、自然博物馆、校史馆和四川科技馆参观学习,体验大学生活、开展科学实验研究、撰写科技小论文并与优秀大学生面对面交流。川大的夏令营之旅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年9月,他成为了四川大学的一员。
吴天成同学参加的夏令营就是“四川青少年科学夏令营”,2011年由四川大学教务处组织,此种类型的活动在全国属首创,这种加强高校与普通高中的合作,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随后引起了巨大反响,中国科协和教育部借鉴我校经验,今年开始在全国985高校中推广。
一直以来,很多同学都有一种误解,认为教务处只是简单地为同学们提供选课、学籍管理、攻读双学位等琐碎事务的服务,然而,教务处的工作不仅仅只限于此,多年来,教务处一直坚持教学改革,将改革创新的成果融入到了同学们的日常生活中,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态度在默默耕耘,小至每个教室的分配使用,大至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我们都能从周边变化中感受到教务处的改革工作。
加强软硬件建设。教务处已完成本科综合教务系统升级以及400门次课程考试的改革,本科生平时成绩比例提高到60%;改建小班化教室300余间,1/3的课程实现小班化教学或大班授课、小班研讨;大学英语实现25人教学班;开展学业预警,使2011年结业生人数比2010年减少34%。
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教务处分步推进 “323+X” 计划,16个学院整体推进,其余14个学院参与120余项单项改革;新增7个“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新增“双特生”8名;2011级吴玉章学院新录取学生300人,使拔尖学生培养达全校学生10%左右。
拓展国际化人才培养。教务处建成7个全英语授课专业,全英语课程242门;开设“海外文化系列讲座” 59场次,听讲座学生12400人次;赴外国际交流学生比上一学年增长31%。开办“实践及国际课程周”,开设学术前沿及创新创业系列讲座150多场,短期课程/国际课程109门,创新创业和科研训练项目1096项。
引领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建成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并于2012年9月通过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评审。中心聘请了首批48名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富有传帮带热情的老师担任教学导师,为青年教师开展业务能力培训;同时,中心也积极为推广我校“探究式、小班化”课程的理念和方法进行着探索和实践:开设青年教师午餐沙龙、组织小班课研究生助教培训……
在教务处的同志们看来,文化建设、作风建设和业务工作之间始终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回顾过往的工作历程,如果说取得了一些成绩,那既是教务处领导班子团结奋战的结果,同时也是教务处全体成员们团结协作、携手共进的收获。同时,教务处的同志们也在工作中感受到了各自更加坚实的责任,在回首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时,他们也坦承:“教务处工作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改进,比如说,在同学们中的宣传影响工作就不是很到位,在以后的工作中,教务处会加强利用新浪微博、腾讯QQ、蓝色星空论坛等形式,开拓更多的沟通窗口,满足师生的办事需求,让‘忠实做教学,诚恳待学生’的工作宗旨真正落实到位,为师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