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晚,我校国际儒学研究院研究员、诗人向以鲜在江安校区水上报告厅为本科生带来了一场题为“从传统文化的故乡出发——现代诗歌写作的困惑与出路”的报告。向以鲜从上世纪80年代即投身到当代诗歌创作,1988年获得《诗歌报》首届中国探索诗大赛特等奖,80年代末与同仁先后创立《王朝》、《红旗》、《象罔》等民间诗刊。近年,他凭借长诗《我的孔子》,在短短一年之内连获四个大奖:中国唯一专项长诗奖“天铎(乙未)诗歌奖”、“成都商报第二届读者口碑榜年度诗人奖”、入围“2015星星年度诗人奖”(最终结果尚未出炉)、2015年“纳通国际儒学奖”唯一一等奖。他在报告中认为:只有浸淫于汉语文化传统的诗人,才可能真正写出纯正的汉语诗歌。
向老师首先提出问题:诗歌写作,包括所有的文学艺术创作(甚至科学技术创新)的出路到底在哪里?他认为,我们什么都可以丢掉,就是不能丢掉传统。汉语诗歌的正道与出路就是不断向传统文化的绵延矿山勇敢掘金。他朗诵了自己《柳树下的铁匠》这首诗来形象地说明这一观点。报告继而条分缕析地从几方面分析了当下诗歌之病,包阔清晰与苍白、复杂与简单、口语与口水、粗粝与粗糙、渔叉与复活、自媒体与狂欢,对于这些写作中的现象,向老师都表达了他独特的观点。报告接着重点探讨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现代诗歌写作中存在的传统与现代割裂这一弊病,认为中国古典诗歌传统才是我们诗歌的故乡,欧美的传统永远是他乡。并具体以自己的一封致杜甫的公开信为例探讨了现代诗与旧体诗或古典诗的复杂关系。报告后段,向老师提出:从故乡出发。诗人回顾了自身成长特别是幼年时的经历,故乡对写作的巨大滋养,探讨了故乡的哲学和诗学意义。在他看来:故乡也就意味着传统,意味割不断的历史血脉。
向老师的报告涉及到现代诗歌许多具有现场意义的问题,也包含了重大的理论性话题,引起了现场同学们浓厚的兴趣。同学中不乏校园诗人,大家争先恐后提出颇具专业性的问题与他展开探讨,现场互动活跃积极。最后向老师向同学们赠送了个人签名诗集。报告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