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发展 > 教师服务 > 正文

“以学为中心的教育——创新创业人才与批判性思维培养”国际研讨会我校召开

添加时间:2016-11-23发布者:超级管理员点击次数:

 11月19日,由四川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和教务处举办的“以学为中心的教育——创新创业人才与批判性思维培养”国际研讨会在望江校区明德楼414报告厅举行。此次研讨会是我校推动“以学为中心”教育理念的第四次国际会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韩筠副巡视员、教育部高教司综合处处长武世兴莅临会议指导。四川大学副校长李光宪教授,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前校长、国际哲学学院院士、芬兰科学院院士Ilkka Niiniluoto教授、美国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传媒学院院长David Cratis Williams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陈波教授,中山大学哲学系熊明辉教授,四川大学欧洲研究中心主任、外国语学院石坚教授,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梁中和副教授,来自全国50余所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教师代表,学校有关单位及负责人参加了本次国际研讨会议。

  四川大学副校长李光宪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他首先代表学校向各位参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说:近年来,我校响应党中央和国务院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号召,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出台《四川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行动计划》,抓住两条主线、四个要素、四个关键环节、六大举措,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学校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首批4所双创示范基地之一,创新创业教育系列举措受到了李克强总理和刘延东副总理的高度肯定。结合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推进,学校充分发挥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作用,开展各项教育教学培训活动,积极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他认为,此次研讨会与会的各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带来的关于批评性思维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新理念、新思路,必将为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加深国内外高校之间的合作、促进各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建设工作发挥重要作用。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韩筠副巡视员发言致辞,她首先代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对本次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她说:近一个时期,高校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和本科教学基础地位得到不断巩固。大学的本宗是育人,育人的经要是以学生为中心,即以学生为本;而教师是贯穿教育全过程的核心,即以教师为主体。因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办好大学、育好人才的关键。她充分肯定四川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作为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开展的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在提供学习交流平台、提升区域内教师教学能力、回归教学本分、回归人才培养初心方面发挥的重要影响和积极辐射作用。她认为此次“以学为中心的教育”国际研讨会以“创新创业人才与批判性思维培养”为主题,是在教师教学发展方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一次重要探索。

  开幕式之后,Ilkka Niiniluoto教授、陈波教授分别带来了题为“苏格拉底提问法及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与双创人才的培养”的专题报告。Ilkka Niiniluoto教授在报告中回顾了西方逻辑学的历史演进,特别探讨了苏格拉底提问法对形成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意义。陈波教授在报告中对批评性思维在培养双创人才理智和人格特质,促成大学生人生转变方面的重要作用进行了阐述。之后两位教授和我校外国语学院石坚教授一起进行了题为“批判性思维: 创新创业人才的主要特质”对话式研讨,并回答了现场教师代表的提问。

下午的会议继续以报告和对话式研讨的形式进行,David Cratis Williams教授、熊明辉教授分别带来了题为“基于语言的教育方法:关于情景的伯克式批判性思维”、“我国目前大学教育为什么应当倡导’批创思维’?”的专题报告。David Cratis Williams教授在报告中从语言学的角度对批判性思维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重点介绍了肯尼斯.伯克的“动机”理论。熊明辉教授在报告中指出,批创思维是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的合称,提升大学生批创思维已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之后两位教授和我校公共管理学院梁中和副教授一起与参会教师代表进行了题为“如何激发批判性思维”的对话式研讨。参加报告和研讨的嘉宾从自身教学研究、教学经历出发,对相关主题进行了充分热烈的研讨,新颖的观点、创造性的思路和具有建设性的意见,给参会的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报告采用中英文双语同声传译的方式进行,会议中特邀专家适时与会场听众进行互动,讨论。参会嘉宾盛赞四川大学组织了一次高水平的国际会议,进一步加深了国内外高校之间的合作,促进了兄弟高校间的交流和区域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建设,让大家收获良多。会议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落下帷幕。

关闭

系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