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党建

支部党建

【海纳讲习所(第六期)】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川大在行动--基于知识图谱的AI课程建设研讨会

添加时间:2024-04-02 点击次数:

田家勤力作,蓑笠事春耕。2024年3月27日,“四川大学基于知识图谱的AI课程建设研讨会”在望江校区汇文演播厅隆重召开,300人的会场听众爆满,除校内教师踊跃参与外,川渝地区高校对AI课程建设感兴趣的教师亦纷至沓来现场气氛热烈。
在教育教学与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成为高等教育趋势的当下,为纵深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强化人工智能赋能人才培养,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四川大学着力打造“四个一百”的“人工智能+赋能一流本科的融合式教育系列改革项目”,主要包括基于知识图谱的AI课程建设项目、服务学科交叉的跨学科项目制课程建设项目、面向产教融合和科教融汇的文理工医实践实验实习改革建设项目、基于数字资源建设的立体化数字教材建设项目。
2024年1月学校率先启动基于知识图谱的AI课程建设,各学院(系)的教师们积极响应、热情投入。为汇聚各方智慧、共同探索教育改革,学校教务处组织召开 “以AI技术赋能智慧课程建设,构建课程‘素质-能力-知识’图谱,培养具有学习力、判断力、创新力的‘智慧人’”的基于知识图谱的AI课程研讨会,邀请来自清华大学、吉林大学、湖南大学以及校内在在线教育、知识图谱AI课程建设领域杰出的专家,共同分享与研讨AI课程建设经验与见解。本次会议由四川大学教务处处长党跃武主持,游劲松副校长成员、各教学单位分管领导、教学秘书,校内外相关教师、教务处全体参会。
党跃武处长诚挚的欢迎和感谢各兄弟高校教师来校传经送宝,并衷心地感谢参会的校内外教师对学校课程建设与教育改革的支持,强调知识图谱所谓“知识”是涵盖知识、信息、智慧(KIW)的广义知识,基于知识图谱的AI课程,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本、以高标准设计为要。AI课程“两性一度(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作为根本,将“人工智能+”与课程设计、运行、建设全过程有机结合,把。基于知识图谱的AI课程需要构建“素质-能力-知识”框架中的工具性、诱导性和推动性,要从新质人才培养新要求出发,设定清晰可识别、可解构、可达成的教学目标,以教育教学问题为导向,创设多元教育教学实景,塑造师生教育教学角色,充分发挥学校的优势,有方向、有体系地整合多元多维教学资源,注重在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形式上有创新,强调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融通培养,关注创新理念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的落地落实,扩大课程的应用和示范推广效应,不断提升新质教育和新质人才培养质量。
清华大学在线教育中心汪潇潇主任作“人工智能时代下清华大学的新探索”主题报告。汪主任介绍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快速发展背景下国内外高校的规划与探索,分享了清华大学老师们的最新尝试,列举了学校多门课程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育教学工作的创新模式。汪主任强调,在数字中国战略背景下,将人工智能技术与教学相结合打造AI课程至关重要。她提到,通过AI课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共同完成教学目标,并通过学科的广泛性和难度不断训练大模型,挑战大模型的极限,从而提高AI在教学中的应用程度等。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汪主任总结了几种创新的教学方式,如通过AI驱动课堂、知识图谱AI课程、AI助教、全智能辅助课堂等。汪主任还呼吁,全国高校要不断探索和发展,大力发展数字教育,形成人机协同共存的教育教学新局面。
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王医术教授分享了“基于知识图谱的新形态课程建设与应用”报告。王教授认为在AI时代的浪潮下,未来的课程建设应当深深扎根于知识的土壤,以知识为基石、以AI为工具,共同塑造出崭新的教育模式。王教授详细探讨了如何将AI技术融入专业重构和课程教学,主张通过构建智能化的教学环境有效推动学生的个性化和智能化学习。她强调,AI技术的引入不仅仅是工具的更新,更是教学理念和方法的一种转变。建立完备的基于AI的专业课程体系需要建设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课程,将AI技术与专业知识相结合,打破传统的教学边界,提供更加丰富和多元的学习资源和学习路径。此外,王教授还特别强调了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她认为,尽管AI技术为教学带来了诸多便利,但教师的角色和地位仍然不可替代。王教授呼吁教师们在教学中发挥自己的智慧,用心去启迪学生的智慧,用情感去影响学生,用专业去引领学生,共同塑造出一个充满活力、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学环境。
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刘强教授的报告主题是“知识图谱赋能一流课程建设和教学创新”。符合国家战略的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刘教授认为,知识图谱作为关键数智技术,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抓手。刘教授详细介绍了知识图谱的构建方式及其教学优势,如语义搜索(课程知识的结构化表示)、智能问答(个性化学习)、个性化推荐(个性化学习)、知识评价(可视化学习评价)等。刘教授还结合一流课程建设,重点讲解知识图谱如何赋能一流课程建设,以无机化学类课程为例,分享基于知识图谱的AI课程建设经验及在教学中的应用。刘教授详细说明基于知识图谱的“三阶九步”混合式教学设计如何赋能混合式教学创新,列举课堂人机协同学习和分组讨论有助于学生深度学习、提升学生的高阶能力等案例。
作为校内较早开展AI课程教改的教师,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的郑永祥副教授分享的题目是“聚焦数字教学转型,赋能创新人才培养——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AI课程建设经验交流”。通过回顾“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建设历程,郑老师分享了该门课程基于“能力目标-问题图谱-知识图谱”建设AI课程的理念与教学设计,重点介绍了课程的运行情况与推广成效以及持续建设改革的目标。郑老师认为,基于知识图谱的AI课程运行预期效果应有:学生端——显性化、自主化、智能化,教师端——整体性、精准性、有效性。郑老师强调,AI课程建设需要不断结合实际探索改进,立足本校、面向全省全国共享推广,未来将基于课程学科版本,以点带面提升生物类课程体系建设水平。
主题报告后,党跃武处长再次感谢了校内外各单位教师的大力支持,并简要回顾了近年来学校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高等教育、关于数字中国建设、关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论述为指引,在绘制“三位一体为导向的一体两翼”的一流本科“金凤凰”中,积极推动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的宗旨与要求。“不要只知望远,不知望近;不要只知力学,不知力行。”党跃武处长引用了四川大学校友恽代英烈士的名言——鼓励老师们要善学善思,善作善为。
本次研讨会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