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9日,由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主办的南京大学历史最悠久、最具影响力的本科生学术活动——南京大学第27届基础学科论坛迎来了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荣誉学院学生们。
     
   
    
   
 自1998年创办以来,南京大学基础学科论坛已累计征稿7千余篇,是拔尖学生发扬科学精神、畅谈人文情怀的优秀媒介,也是各高校展示拔尖人才培养成果的坚实平台。
 论坛上,拔尖学生们同聚一堂,进行科研成果展示,分享朋辈生活、科研感受,结识学术伙伴,并与美国科学院院士袁均瑛教授、中科院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的谭立教授座谈。
                             
 
 
 吴玉章学院学生在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的专家初审、现场答辩之后,斩获佳绩,同学们表示此行收获颇丰,既与其他荣誉学院学生们同台交流,思维碰撞,又领略了不同高校荣誉学院的风采,很期待日后有更多此类机会。
 
 我校学生获奖情况
 
  
   
    标题  | 
    作者  | 
    获奖  | 
   
   
    
 
 
 
 
 
 常规赛道 
 
 
 
 
 
 
 
 
 
 常规赛道  | 
    归纳法的浮沉:近代中国“科学方法”管窥(1914-1927)  | 
    沈冠瑜  | 
    一等奖  | 
   
   
    在对话破碎处遁逃 ——论刘恒剧本《窝头会馆》中台词的语言策略及隐喻  | 
    杜铭达  | 
    二等奖  | 
   
   
    眼前光景如惊梦,台下音容更悲年 ——从小说《游园惊梦》看中国古典文学对白先勇创作的影响  | 
    朱俊霖  | 
    二等奖  | 
   
   
    试论毛泽东思想中农民革命主体的理论建构  | 
    朱意诚  | 
    二等奖  | 
   
   
    还原地域文学视野下的近代巴蜀诗坛——蜀中诗派的文学史形象建构  | 
    陈雯雯  | 
    二等奖  | 
   
   
    从乐理中看魏晋美学的历史成就 ——对《乐记》和嵇康《声无哀乐论》的补充与辨析  | 
    秦骁桐  | 
    三等奖  | 
   
   
    视觉文化批评中的社会意识与阐释责任 ——以《过往人生》为例  | 
    富欣怡,袁琪,钟昕玥,陈佳睿三等奖  | 
    三等奖  | 
   
   
    硒增强的RPA检测可以提高非小细胞肺癌ctDNA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和普及性  | 
    刘子正,安甜天,黄震,胡贝  | 
    三等奖  | 
   
   
    新生赛道  | 
    “礼”与“器”《论语》中的“纪念碑性” ——以“觚不觚”句为例  | 
    刘子瑜  | 
    二等奖  | 
   
   
    浅谈化学创新思维  | 
    杨佳驰  | 
    三等奖  | 
   
   
    石器分析的一个理论方法——人类行为生态学  | 
    何清源  | 
    三等奖  | 
   
   
    青海东北地区史前植物考古研究综述  | 
    何清源  | 
    三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