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程波澜壮阔,初心历久弥坚。在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中,四川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矢志“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有组织的人才培养、有责任的教育创新、有研究的管理服务、有引领的典型示范,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在学校本科教育教学中,涌现出了一批有贡献突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特推出本科教学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系列报道,旨在充分发挥榜样引领示范作用,汇聚磅礴奋进力量鼓励广大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走心”。
【榜样力量】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获评2022年“四川大学本科教学先进单位”
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发源于华西协和大学相关学科,是国家首批理科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基础医学和法医学是教育部的特色专业,均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法医学专业全国排名第一。一直以来,学院潜心服务于医学专业的医学基础课程,注重课程、教材、专业、教师和人才的全方位发展。精耕细作,笃行致远,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深化专业建设与改革,课程、教材、教师成果丰硕
学院大力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2022年,学院共计开课374门次,课程教学顺利运行。持续推进“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新增课程思政榜样课程9门;获批国家级本科一流课程2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截止目前,学院已有国家级金课9门,省级金课21门);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四川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2本教材获批四川大学立项建设教材,1本教材荣获四川大学校级教材建设奖。获四川大学第八届“姜维平优秀教学奖”二等奖1项;四川大学第五届“探究式-小班化”教学竞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青年教师荣获四川省创新教师教学大赛二等奖1项。获批2021-2023年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重点项目2项,一般项目1项;四川大学拔尖2.0教改项目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2项。深入学习、贯彻和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精神,设立资助了首批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三进”院级教学改革研究专项。
学院获批建设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汇总表
课程名称 |
负责人 |
课程类型 |
生物化学I(双语) |
刘戟 |
线上线下混合式 |
法医毒物分析 |
廖林川 |
线下课程 |
太极拳医学 |
田汉文 |
线上课程 |
人体(系统)解剖学 |
李华 |
线上课程 |
法医学 |
侯一平 |
线上课程 |
生理学 |
岳利民 |
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 |
药理学 |
朱玲 |
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 |
基于VR技术的法医现场勘验虚拟仿真教学项目 |
梁伟波 |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
心律失常及药物对心肌钠离子通道作用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
王玉芳 |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
二、夯实人才培养基础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以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为核心,学院成立新一届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制度建设,指导修订拔尖创新人才相关管理办法及2023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人民日报》报道《培创新土壤,促冒尖成长》聚焦我院基础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依托我院负责的第七届互联网+金奖项目,本科生积极参与“乡振智疗”项目,辅助多个地区近300位乡医诊治患者50余万次,获央视媒体报道;本科生积极参加学科竞赛,获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国家金奖2项,银奖3项;获第八届互联网+大赛全国银奖1项,2项省级金奖。13人次本科生发表论文,7篇一作论文中有2篇为高水平论文。
《人民日报》关注基础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举措
《乡振智疗》项目获央视报道
奋楫新征程,笃行向未。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学院致力于开拓新思路、新理念、新举措,坚守立德树人初心,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深耕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助力“新医科”建设,推进医学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蓝图已绘就,号角声嘹亮,站在高等教育的新起点上,全校师生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把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交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高分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