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至24日,由中华全国总工会、教育部联合主办的第六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在清华大学举行,来自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21所高校的158名各学科组第一名选手同台竞技。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戴莹莹副教授、华西口腔医学院朱桂全副教授作为省赛第一名选手代表四川省参加文科组和医科组比赛,经激烈角逐,朱桂全老师荣获医科组全国一等奖第一名,戴莹莹老师荣获文科组全国二等奖,取得历史最好成绩。在上一届全国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医科组中,学校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袁东智副教授荣获一等奖第一名。四川大学在全国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开辟医科组赛道以来,连续两届包揽一等奖第一名殊荣,充分彰显了青年教师热爱教学、投身教学的育人责任与能力。
在这次比赛中,朱桂全老师参赛节段是“口腔颌面外科学——面神经麻痹”。精彩纷呈的授课获得了评委一致地高度赞扬,线上观摩的老师们不禁感叹:“朱老师的讲解生动有趣,思想深刻启发充分,对课程把握也是游刃有余”。一开场,他通过明星面瘫的案例引入面神经麻痹的概念,激发学生兴趣。他巧妙地将面神经走形和母亲河长江三个重要支流进行类比,汉水、湘江、乌江,通过医务人员驰援武汉抗疫时感人泪下的场景阐释岩大神经功能,通过《浏阳河》这首湖南民谣美妙旋律提示镫骨肌神经的重要性,通过乌江榨菜的味道和刺激口水分泌引出鼓索的功能,并启发学生分析引起神经麻痹的原因有哪些。同时,他开发出专门的手机小程序,让学生熟悉不同面神经节段损害的特点,并结合面神经麻痹患者案例总结出面神经麻痹处理的临床原则。最后,他讲授了自己身边真实的案例,一位护士及时地通过面瘫判断出一位老教授可能的颅内血栓,有效的处理避免了后遗症。他讲到:“我们提升学识在关键时刻能挽救患者生命,践行生命至上的原则是学医者的初心所在。”口腔颌面外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涉及颜面部外形和功能,如何在理论授课时将枯燥的知识形象化、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临床思维、如何体现理论的实践意义是本学科教学的难点。在教学中,朱桂全老师引入了大量真实临床案例,从案例中探寻理论支持,不断地引导学生进行回顾、思考和分析,通过启发式的提问将知识点有机地串联起来,最终回到临床案例,归纳出理论指导实践的临床思维。
在这次比赛中,戴莹莹老师的参赛节段是“中国古代文学——初唐文学中陈子昂与《登幽州台歌》”。“大气磅礴又温润如玉,探索古文又关注时代使命”,这是听完戴老师参赛节段后大家对她的评价。她在讲授陈子昂的文学史意义、鉴赏《登幽州台歌》之后,结合敦煌出土文献和学界最新观点,抽丝剥茧、层层设问,引导学生讨论围绕在《登幽州台歌》内外的六重争议。她从《登幽州台歌》的时代、作者、真伪、出处等问题说开,引导学生思考唐诗接受史的复杂话题。同时,她指出《全唐诗》《全唐文》等传世文献中有大量存疑和未知的地方,学习和研究需要追根溯源,回到历史现场,拨开重重迷雾,探索文学乃至文化之谜。最后,戴老师说:“陈子昂将当下的自我置于无限的时空中,发出对天人之际的追问,这不仅仅是一个生命的感伤,更是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共振,人与时代发生的共鸣。”同时,她引导学生思考:“如今我们同样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今天的文化又应该发出什么样的追问,担负什么样的时代使命呢?”短短20分钟的课程,却能将诗歌鉴赏、学术训练和人文化育三者相结合,如老吏断案,环环相扣,行云流水,引人入胜。
在朱桂全和戴莹莹老师长达10个月的国赛备赛中,校领导高度重视,教务处与文学与新闻学院、华西口腔医学院等为选手成立指导团队。来自校内外多学科的专家及往届参赛选手,为他们一轮又一轮磨课并提供密切指导和协作。校工会提供保障支持,组织老师参加四川省教科文卫组织的省队集训。学校工会、人事处和教务处以及各学院联合为参赛老师建立了强大的后援团。
四川大学认真组织参加第六届全国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是学校从战略的高度重视教师工作,始终把一流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兴校强校之本缩影和体现。2019年,学校出台了《四川大学新时代本科教育改革与发展指导意见——教学学术能力提升全覆盖实施方案》,通过全要素全周期生涯发展规划绘就蓝图,精准施策指明教师成长方向。在高水准青年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上,教务处建设国家级教师教学示范发展中心,实施“双证上讲台”制度,持续开展“新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青椒教谭教师创新工作坊”、“青年教师教学成长营”等形式多样的教师发展品牌活动,“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就是其中重要的活动之一。在学校工会和人事处的组织协调下,教务处负责联动各学院每年举办近300名老师参加校院两级教学竞赛,为搭建青年教师教学交流及展示平台。以竞赛为契机,教务处培育多个“青年教师学习共同体”,邀请校内外专家为青年老师提供教学设计优化、文案材料审阅和课堂教学观摩及指导等支持服务,注重通过教学竞赛实现以赛代练,以赛促教,不断优化教师教学竞赛的选拔、提升和支持机制。今后,四川大学将继续发挥荣获国赛奖项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持续激发更多教师潜心教书育人,进一步推动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着力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