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学海,馨香满园。9月11日下午,由四川大学教务处和党委学生工作部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四川大学2025级新生第一课学科系列工科专场在江安校区科学与艺术大楼报告厅进行。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刘颖教授亲临授课,教务处处长党跃武主持,2025级工科学院新生代表参加。

刘颖教授以《材料变革与创新发展——与2025级新生谈成长成才》为题,首先介绍了现阶段的工程科技发展与应用。自蒸汽机时代以来,每一次工业革命都带来了生产模式与经济结构的深刻重塑。从内燃机与电气化时代的兴起,到信息化时代的全面到来,再到如今智能化时代的蓬勃发展,工程科技始终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核心力量。通过列举港珠澳大桥、复兴号高铁、特高压输电等国家重大工程实例,生动展示了工程科技进步在国家复兴、经济发展和人民健康中的重要推动作用。
围绕自己的学术科研领域,刘颖教授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材料变革创新的过去、现在与未来。通过介绍材料学科发展的各个阶段,刘颖教授指出,材料是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是推动时代变迁、促进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
最后,刘颖教授分享了材料变革创新的四点深刻启示:创新源于迫切需求、成功在于持续创新、基础决定发展高度、坚持铸就辉煌成果。他勉励新同学们要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与时代需求之中,勇于面对科研挑战,不断锤炼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他也对新同学们提出了三点殷切期望:一是要坚定信念,将科技报国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二是要学好本领,打牢数理基础,精通专业知识;三是要追求卓越,保持好奇心,勇于探索未知领域,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国家栋梁。

九万里风鹏正举,新征程逐梦起航。课后,同学们和刘颖教授进行了热烈的交流。满满正能量的一堂课,为同学们指明了未来学习、科研的方向。刘颖教授通过分享材料与工程领域科技发展进程,激励广大川大学子秉承“痴心不改”的初心,面对困难时发扬“思变求新”的精神,在追逐科研学习的道路上以志存高远为舵,以追求卓越为帆,锤炼工科人的钢筋铁骨。
四川大学有关部门组织开展新生第一课系列活动分为学校、学科、学院三个层面,深刻体现对新同学们的关爱,激发大家对学习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在未来四年里,大家不仅要深耕于不同的专业领域,更要勇于跨越学科的边界,在学校融合式教育和融合式学习的环境中,抓住碰撞的机遇,激发创新的火花、发现融合的美好,成为未来世界的建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