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态监测

夯实基层教学组织 筑牢教学质量根基 ——四川大学基层教学组织特色品牌工作项目经验交流会记实(四)

添加时间:2022-04-26 点击次数:

基层教学组织是高校落实教学任务、促进教师教学发展、组织开展学术研究、承担教学活动的最基本教学单位。为交流和推广先进经验,促进各学院交流分享如何建设科学合理、形式多样、活力十足的基层教学组织,切实发挥基层教学组织在立德树人、激发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内在动力、提高教学质量中的核心作用,学校开展了“夯实基层教学组织 筑牢教学质量根基”为主题的系列经验交流会。

2022年4月22日下午15:00,四川大学基层教学组织特色品牌工作项目经验交流会(第四期)在化学工程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来自生命、历史、外语、建环、经济、数学和化工学院的7位基层教学组织特色品牌工作项目负责人分享了学院及各基层教学组织的有益做法和成功经验,发展规划处副处长孙克金、第二批基层教学组织特色品牌工作项目负责人及基层教学骨干教师等出席交流会。


会议由发展规划处副处长孙克金主持。他首先介绍了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并充分肯定了近年来各学院在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中所取得的突出成绩,希望通过本次经验分享,各基层教学组织能够充分挖掘自身优势,激发基层教学组织的工作活力,发挥基层教学组织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的重要作用,推动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

接下来7位项目负责人分别分享了学院及各基层教学组织多举措、多形式教研活动的探索与创新。

一、《“一流本科教育”背景下的生命科学学院基层教学组织制度建设的实践》

张大伟 教授

生命科学学院 教学院长

张大伟教授详细分享了生命科学学院的基层教研组织建设,通过三级教学管理体系建设,严格的基层教学组织活动考评,开展各类教学教研活动不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青年教师上岗前通过岗前培训,建立质量导向激励机制等,以此保障全院基层教研活动的顺利开展,从而带动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基于“世界史+外国语”实验班的跨学科专业教研团队建设》

吕和应 副教授

历史文化学院 世界史系主任

吕和应副教授通过“世界史+外国语”实验班的建设实践,分享了历史文化学院和外国语学院跨学科专业教研团队在实验班各项制度的创设、学生选拔和指导、课程建设和学科建设方面齐心协力,以师资团队建设反哺实验班专业建设的经验,提供了在院际合作的基础上实现专业和学科两个方面互利共赢的有益做法。

三、《核心通识课程教学团队工作探讨和实践——以《英文之用:沟通与写作》为例》

张露露 副教授

外国语学院 课程组负责人

张露露副教授介绍了通识核心课《英文之用:沟通与写作》的“大班共探讨、小班主题制、全过程深度浸润”的特色教学,以及该门课程多学科多交叉教学团队的组建和工作推进。分享了不断探索交叉课程团队融为一体达成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的有益经验。

四、《深耕产教融合优势 建设优质毕设教学团队 ——以风景园林毕业设计教学团队为例》

廖晨阳 讲师

建筑与环境学院 教研室副主任

廖晨阳老师以风景园林毕业设计教学团队为例,解析了“产教融合”对师资团队和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分享了如何将“产教融合”与教学团队建设有机结合,教学相长促进青年教师教学与科研能力的提升,展示了教学团队的主要成果,为应用实践型教学团队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

五、《立德树人引领 课程团队护航 公共数学课程教学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

陈丽 副教授

数学学院 高等数学教研室副主任 课程组负责人

陈丽副教授介绍了公共数学的基本情况,分享了在学院管理、课程分管、教师梯队、能力培养等方面的课程团队建设,从教学流程、课程教学、第二课堂三个方面介绍了大学数学课程教学体系建设实践及成效,展现了四川大学公共数学教学模式及特色。

六、《“一流科研引领一流人才培养”---经管与财税系围绕提升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开展特色教研活动的研究与实践》

崔传涛 副教授

经济学院 副系主任

崔传涛副教授介绍了经管与财税系以“科研成果带动课堂教学”的有益经验。通过制定教师教学学术能力提升方案、以一流专业、一流课程、课程思政的建设为方向、课程建设中坚持“老带新、新帮老”、以重大科研项目、教学改革项目申请为依托,强化团队建设与合作等举措提升教师教学科研能力。

七、《一流本科课程培育与建设》

周加贝 副教授

化学工程学院 课程组负责人

周加贝副教授分享了基于教师、学院和教研室协同进行的一流课程建设,以及申报准备的一些工作经验。介绍了化学工程学院通过制定标准,分步实施交流、选拔、培训、培育,以及助推等环节进行一流课程建设的实践经验。

本次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邀请校内各单位参会,共同推进基层教学研究交流、教学建设与改革,全面提高教师教书育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