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年来,我校以广泛开展本科教育改革与发展大讨论为有利契机,构建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融合、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的川大通识教育新体系,全面开启新时代本科教育升级再出发的新征程,努力将川大通识教育“金课”打造成成为一张靓丽的名片。疫情防控期间,我校围绕“以学为中心”,关心关爱学生,关注学生成长成才,人性化、个性化解决学生在线学习以及疫情期相关教学服务需求,在对通识教育“课堂革命”的持续深化中,着力推动“质量革命”,面向未来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6月17日,新华社以《锵锵鸣凤,通才练识——抗疫期间四川大学通识核心课建设纪实》为题,对我校疫情防控期间开展通识核心课程建设的思路、举措和成效作了深入报道。全文如下:
锵锵鸣凤,通才练识——抗疫期间四川大学通识核心课建设纪实
四川频道
来源:四川大学e教务
立足新时代,新起点,四川大学本科教育更加聚焦“厚通识、宽视野、多交叉”,启动了通识教育升级版打造工作。以“涵养人文情怀、拓展知识视野、强化使命担当、塑造健全人格,养成终身发展的学习能力”为目标,计划在三年内全力打造100门有川大特色、有中国温度、有社会影响力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首批建设的31门核心课程,将于2020年秋季学期面向全体本科新生开课。疫情期间,通识教育专家小组和各门课程教学团队“停课不停教”,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研讨、集体备课和成果分享。
专家领衔 定向打造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群
2019年春季学期起,学校成立通识教育委员会和专家工作小组,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优化模块知识结构,完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遴选与建设标准,定向打造首批通识核心课程群。
疫情期间,刘莘教授领衔的专家小组全过程、全方位指导核心课程建设,与课程团队线上+线下、一对一,开展了20余次互动研讨,针对课程名称、章节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细致、深入而严谨的打磨与推敲,把通识教育核心课做好、做实、做出川大特色与水平。并组织四场线上线下同步直播的成果分享会。
组建跨学科团队 完善学生知识结构
组建跨学科团队,打破学科、专业、院系边界,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培养学生整合性、跨学科的视野思维方式,提升其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梁中和教授的《生命哲学:爱、美与死亡》汇聚来自9个学院、9个学科的11位老师,从传统人文视角透视,通过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全面探讨生命中爱、美与死亡议题,升华学生生命教育。
唐亚教授的《诗意的栖居:环境、健康与生活》组织了3个学院、4个学科的9位教师,从生活到科学,从现象到机理,从环境科学、医学、化学和建筑学等领域的经典著作和真实案例出发,聚焦健康的环境视角,探讨环境健康议题,让学生理解和学会承担人类责任。
深化课程思政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在实现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同时突出价值引领和品格塑造,春风化雨般将文化自信、家国情怀、责任担当等元素融入课程建设中。
黄宗贤教授的《视觉的诗篇:艺术的精神与意义》以理论阐述与作品解读的方式,让学生体味艺术的魅力与精神,认识艺术与时代、生活、科技、时空、情感表达的关系,感受艺术独特的审美价值与文化意义,学习艺术之于国家、民族和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张林教授的《法医世界:全球要案的深度剖析》以全球经典大要案为例,解读身边的法律和医学知识,不但让学生对案件侦破有科学客观的认知,对现实热点事件有冷静客观的分析和正确的态度,形成积极的生命观和价值观,提高法制意识,自觉为建设法治中国做出贡献。
运用多种教学方式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在课程设计上,根据课程特点和内容安排,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将知识内化于心,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与创造力。
兰利琼教授的《智人的觉醒:生命科学与人类命运》,通过“破冰+讲授+校园考察+实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方式,把老师自己对科学、对世界的理解以及由此而生的热爱分享、传递给学生。从宇宙、地球、生命的起源开启科学探索之旅,让学生领略惊艳而震撼的生命演化历史、解读基因密码、鉴赏校园植物、体验虚实结合的人体机能活动和脑机接口技术、感受环境之殇与生命之痛,让学生深度反省自身的社会责任和人类使命,将知识转变为基于价值观的态度和实际行动,提升学习成效。
王烨副教授的《科学技术简史:从石器到量子》采用“泛在学习”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认识自我的同时,进一步掌握自然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科研创新能力,体会科学精神对自然科学乃至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优化课程内容 强调学术性与趣味性并存
在课程内容安排上,以兴趣切入,强化知识引领,确保核心课程兼具学术性与趣味性,让学生想学、爱学且学有成效。
赖洪亮教授的《万物皆数:探寻数学的理与美》,通过极具趣味性和吸引力的内容安排,打破传统数学类课程艰深、无趣的刻板印象。引导学生走进数学的世界,理解理性之美。
余玥副研究员的《现代思想:兴起,变迁与未来》着眼于哲学、文学和历史研究层面,引导学生了解现代思想在欧洲的兴起、经典表述和反思批判,深入探究现代性问题与当代中国的复杂关系和中国现代性转型的未来。
推行全过程学业评价 全方位、全过程促进学生学习
在考核方式上,推行全过程学业评价,课堂讨论、小组协作活动、作业等均计入总成绩,原则上期末成绩权重不超过50%、平时考核不少于6次,提升学业挑战度。
张露露副教授
《英文之用:沟通与写作》考核方式
侯宏虹编审
《四海承风:中国文化的世界传播与互动》考核方式
线上集体备课 全力保障核心课顺利开课
疫情期间,各课程团队“停课不停教”,充分利用腾讯会议、ZOOM和微信群等线上工具集体备课,讨论团队建设、课程各章节安排与衔接、热点研讨、教材和教学资源建设与创新等内容,以保证各门课程在2020年9月与新生见面。
徐玖平教授的《财富的理性本质:从个人功用到社会素养》每周开展线上集体备课,并以会议纪要的形式记录研讨、交流情况。
杨晓琳副教授的《弦歌不辍:聆听音乐的多维魅力》通过微信群、线上视频会议等方式落实团队与课程建设,研讨下一步工作。
实行“一课一书” 形成川大品牌效应
推动“一课一书”计划,推动每门课程出版有影响力的教材、导读、专著等,形成文化影响力和文化品牌效应。
赵辉副教授主讲的《从碳基到硅基:信息技术和文明》,在各章节内容拟定时与教材建设相结合,初步确定了教材选题和内容方向。
链接:https://xhpfmapi.zhongguowangshi.com/vh512/share/9178282?isview=1&homeshow=0&newstype=1001&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