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作为高等教育培养“大写的人”这一链条上重要的一环,“通识教育”自19世纪被提出以来,虽然内涵和外延一直在发生变化,但其作为高等教育的“底色”作用却日益显现。
当下,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多学科交叉融合大趋势,面对部分大学生出现的“理想淡漠”“功利主义”等不良现象,对于通识教育的探讨也亟待深化。例如,如何才能培养出“专通平衡、专通结合”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如何才能避免出现“样样精通、样样稀松”的“通才”?为培养大批具有健全人格、独立精神、深度学习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尚须在哪些方面发力?一系列挑战对大学通识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此,《中国科学报》大学周刊从今日起特开设“通识教育大家谈”栏目,以期将对通识教育的探讨引向纵深。
■李言荣
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很多大学(尤其是重点大学)在加强学生通识教育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和实践,这一工作既取得了很大成效,同时也产生了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归结起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问题导向不突出,二是未来导向不明显。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从大国向强国转变,如何培养出一批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当前高等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时代新人首先要具有健全的人格,具有人文情怀和科学精神,具有独立生活、独立思考和独立研究的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担当,具有全球竞争力、能够胜任未来挑战。这“五个具有”的能力贯穿于大学期间的所有培养过程中,尤其是本科阶段的通识教育。可以说,通识教育是培养未来优秀公民和创新人才的根和本。
正因为如此,大学的通识教育要面向人的全面发展、面向学生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提高、面向学生视野尤其是国际视野的拓展、面向学生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的培养,真正让学生能够颜值与才华齐飞、气质共涵养一色。
认识:通识教育应超越学科界限
关于通识教育,目前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共识,而且随着国家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所谓“通识”的内容也在不断变化。我们认为,通识教育一般而言是指超越各学科专业教育之上的人的共同属性、公民的共性、技能的共性和文化的共性知识和能力,是对社会中不同人群的共同认识和价值观的培养。
首先,加强通识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一般而言,本科阶段的人才培养是以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为主进行的,主要目的是打开学生的视野,开阔学生的眼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他们打下人生成长和事业发展的底色。此后的硕士生阶段则以专业教育为主,因为绝大部分学生是要选择就业的,所以专业技能、一技之长就显得非常重要。而博士生阶段更多的是为了让学生成为“专家”,具有扎实而宽广的知识就显得十分重要。
因此,无论学生读到什么学位、从事什么工作,本科阶段的通识教育都应该使其多学一点科技史和人类文明史,多了解一点人类的起源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这对于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学与不学,其气质完全不一样。因为高品质的通识教育可以转化为学生的思维能力、思想格局和精神境界,进而转化为学生直面飞速发展的世界、应对变幻莫测未来的基本素质和本领。
经过这样熏陶的学生,也就有可能成为德才兼备、硬实力和软实力兼具的人,成为既有思维深度又有视野广度的人,成为积极乐观、开放阳光而又坚忍不拔的人。
第二,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言,通识教育也是必然之选。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正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社会等各领域的高质量发展都需要科技创新来支撑、引领、推动。因此,我们培养的学生也要从过去习惯于模仿,向敢于质疑再到勇于创新转变和跨越。
坦率地讲,当前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主要还是以高考为导向的模仿式学习、以标准答案为主体的应试教育,很难有什么敢于创新的提问和与众不同的答案。进入大学教育阶段,就应该及时转变为以质疑、挑战为主。因此,大学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底层思维方式的训练非常重要,学术上的质疑与反思都是创新能力的基本素养。
从本质上说,每个人都是有创造发明基因的,人类之所以能够战胜自然、一步步走向强大,其关键也是靠不断创新、挑战极限。正因如此,在大学本科阶段学点儿世界科技史,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就会激发起学生创新创造的欲望、填补空白的冲动,就能有一种站在人类历史的高度鸟瞰世界科技与人类文明变化的感觉。
第三,加强通识教育是培养学生走向舞台中央引领能力的必然要求。放眼未来二三十年,我们培养的学生会越来越多地走到世界舞台中央去展示甚至去引领,这就需要我们今天培养出成千上万软硬实力兼备的各路英才。只有对人类文明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有深邃的理解和领悟,并能吸收成为自己的精神力量,才能支撑我们的学生自豪地面对世界、自信地面对未来,讲好中国故事、体现中国实力、展示中国风采。
因此,大学通识教育中除了一些诸如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训练以外,对学生全球视野的拓展和国际竞争力的培养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要让学生真正地了解世界、不孤陋寡闻,真正地了解中国、不妄自菲薄,真正地了解人类、不孤芳自赏,不仅熟悉中国国情、具备家国情怀,而且具备全球眼光和国际视野;不仅关注自我、关注社会、关注国家,还要关注世界、关注人类、关注未来。
第四,加强通识教育也是现代科学发展演进规律之必然。众所周知,近几十年来,世界范围内的科学进展并不大——自上世纪初开始,人们建立和发现的相对论、量子力学、DNA结构、信息论等四大基础科学理论,支撑了世界经济社会长达60多年的发展,但此后至今的这段时间,科学领域并没有什么在重大理论上的发现和突破。目前,以物理学为代表的基础科学的进展主要是对上一时代科学发现的延伸和延续。造成这一状况的一个主要障碍,就是当今学科和专业划分得越来越细,碎片化了人们的创新思想和创造能力,同时稀释了科技资源和研究能力,这样既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也不利于“从0到1”的重大原始创新成果的产生。
然而,通识教育就是在各学科之间搭建的一座四通八达的大桥,尽可能实现不同学科之间的互联互通,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和探索不同专业领域,同时向其他学科,尤其是相邻学科学习借鉴。这对于未来科技复杂程度越来越高的趋势下,多学科交叉融通解决大问题非常重要。
由此可见,大学的通识教育应该是高于各学科专业的科技共识、文化共识和人性共识,应该是超越学科界限、直抵事物和世界内在的本质。大学生,尤其是本科生多学一些人与自然、人文与科技方面的通识课程是非常必要的。
最后,加强通识教育也符合技术交叉融合的发展趋势。特别是近年来,人类在技术领域的革新与进步日新月异,特别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万物互联、万物智能的蓬勃发展,信息技术与其他领域的交叉渗透打开了广阔的应用场景。因此,“信息+”已经成为当前技术突破和各学科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之一。从这个角度上看,通识教育中加强信息技术的普及化已经变得非常必要了。
问题:问题导向不突出、未来导向不明显
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很多大学(尤其是重点大学)在加强学生通识教育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和实践,这一工作既取得了很大成效,同时也产生了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归结起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问题导向不突出,二是未来导向不明显。
我们不能不清醒地认识到,至少在现阶段,我们所实施的通识教育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国家的需要和未来对人才的需求,还不足以支撑起民族复兴的重任。
关于问题导向不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目前的通识教育大多是按设计的知识结构来补充和完善的。从根本上说,这是以院系为基础、以学科专业为中心的知识教育,而不是按照问题导向、以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直面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来设置的。
从整体看,这种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对拓展学生知识虽然也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个人结构性能力提高和整体素质提高等方面的效果并不明显,针对性也不强,对解决学生的问题不适用、不管用。
当前,我国大学生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人格健全方面的问题多。当今的大学生不同于以往,其群体以独生子女居多,同时又是在互联网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在获取知识的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角色转换与适应的障碍、沟通交际的困难、心理情感的困惑、学习就业的压力等,给年轻一代的价值观念、心理状态等都带来了深刻影响。二是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足。过去中小学阶段的应试教育实际上是一种有严重缺失的教育方式,更多强调的是对学生记忆能力、模仿能力的开发,无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而目前的通识教育仍然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两个方面的问题。
关于未来导向不明显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目前的通识教育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全球未来发展,以及我国建设现代化强国对人才的需求,也很难真正培养出能够迎接未来挑战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首先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深度思考能力不够。爱因斯坦曾讲过:“学校始终应当把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取得专门知识放在首位。”从总体情况来看,我国当前的高校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最大的差距就在于我们在独立能力培养这方面,尤其是经过深度学习和深度思考之后,培养和训练出来的独立研究能力还不行,问问题、问好问题,层层向下剥离的能力还不行。
其次是培养学生引领全国乃至引领世界的能力不够。我们培养的学生肩负着未来二三十年代表中国走到世界舞台中央去展示、去引领的使命,如果只有硬实力,没有相应的软实力,这是很难表现得好的。然而在软实力中,一方面需要会听、会说、会读、会写,具有科学的思辨能力和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另一方面就是要具有人文艺术的鉴赏能力、自然和社科的丰富知识以及宽广的国际视野和良好的国际交往能力,只有这样,才可能走向舞台中央去展示、去引领。
探索:让通识教育成为一坛“泡菜水”
作为国内办学历史最早、规模最大、学科最齐全的现代大学之一,建校125年来,四川大学始终肩负集思想之大成、育国家之栋梁、开学术之先河、促科技之进步、引社会之方向的责任与使命,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了包括学术精英、兴业之士和管理骨干在内的70多万名各类优秀人才。
在我们心目中,川大培养的学生的形象应该是文科生才华横溢、仪表堂堂,医科生医术精湛、医者仁心,理科生学术深厚、术业专攻,工科生技术过硬、行业引领。如果都按照这样一个标准来培养学生,那么,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有了川大的气质、川大的味道和川大的烙印。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打一个或许不太恰当的比喻。
很多到过四川的人,大都对四川泡菜赞不绝口。事实上,决定一坛泡菜味道的关键因素,不仅仅包括各种食材,更重要的其实是泡菜水的配方以及发酵的工艺和环境。如果以之类比,四川大学的通识教育就是要提供一坛既富含“复合维生素”又富含“丰富乳酸菌”的“泡菜水”,让学生身上有一股川大的特殊“味道”。
为了能配置这样一坛“泡菜水”,在“十四五”期间,学校将围绕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定位,充分发挥自身文理工医多学科优势和特色,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上,更加聚焦和强化“厚通识、宽视野、多交叉”。
这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将“厚通识”放在了第一位,并充分整合学校优质教学资源,制定实施通识教育的“川大方案”。其核心就是以“涵养人文底蕴、培育家国情怀、弘扬科学精神、促进融合创新”为目标,以“两条主线、三大先导课程、五大模块、百门金课”为主体构建起川大的通识教育体系。
具体而言,我们以世界科技史和人类文明史作为学校通识教育体系的两条大动脉,以“人类演进与社会文明”“科学进步与技术革命”和“中华文化(文史哲艺)”作为三大先导课程,构建了自然与科技、人文与艺术、生命与健康、信息与交叉、国际事务与全球视野“五大模块”,在实现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同时,更加突出价值引领和品格塑造。
这其中,我们通过“自然与科技”模块,更加突出对全球重大科学发现、科技发展脉络的梳理,展示相关学科起源、发展历程或未来研究前景,帮助学生对自身研究领域的历史和工作价值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努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以及创新引领的战略思维、深度思考和独立研究的能力。
通过“人文与艺术”模块,更加突出对世界及中华优秀文化的教育与熏陶,让学生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学习和借鉴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了解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和现实存在的世界,着力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文化自信和责任担当。
通过“生命与健康”模块,更加突出对生命科学、医学、生命伦理等领域的学习探索,着力强化学生对大自然、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让学生身心健康、勤奋、阳光。
通过“信息与交叉”模块,更加突出以“信息+”推动实现“万物互联”和“万物智能”的新场景,让学生在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后,有更宽的专业知识面和多学科的学术视野,培养探索科学前沿、创造未来技术的创新人才。
通过“国际事务与全球视野”模块,使学生不仅要有参与、融入国际事务的能力和胆识,更要有影响和引领全球事务的国际竞争力和领导力。
此外,学校还计划通过3~5年的时间,打造出100门通识教育的“金课”,配套“一课一书”,出版100本教材,以及人文大讲堂、史学大讲堂、未来大讲堂等第二课堂,以跨学科交叉融合为特色,以培养学生多学科视野和思维方式、训练深度思考和独立研究能力为核心,以院士、杰出教授等名师大家领衔担任课程模块首席专家为基础,以“探究式—小班化”的智慧教学环境为保障,在文理兼修、学科交融中,培养学生多学科的知识面和探索未来的潜质和能力。
总之,通过通识教育的不断渗透,我们希望能够让文科生不再怕“公式”,理工医科生不再怕“文字”,让川大培养的学生有颜值、更有气质,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作者系四川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报》(2021-07-13 第5版 大学周刊)
链接:
https://news.sciencenet.cn/dz/upload/2021/7/20217130195571.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