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7月7日电 四川大学积极贯彻课程思政建设相关要求,依托课程思政研究中心,深入发展了全课程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实“四个全”,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
狠抓体制机制建设,全方位指导课程思政工作开展
成立“四川大学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建立健全课程思政建设的体制机制,强调组织有保障、研究有基准、管理有目标、经费有支撑“四个有”的工作重点,2019年成立了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并于2022年获批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
注重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顶层设计。中心研究制定学校课程思政相关实施办法、实施方案,指导全校课程思政建设相关工作的开展。激发基层教学组织活力,推行课程思政集体备课制度,根据专业特点和课程性质深挖各类课程的思政元素。每年投入1300余万元,设立课程思政建设专项经费、课程思政教改研究专项、“课程思政榜样课程”专项教学奖励,保障课程思政研究各项工作科学、有序地开展。
大力推进新形态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组织建设。学校积极鼓励和加强各基层教学组织(系/教研室)建设,充分利用新获批的5个国家级虚拟教研室,开展跨学校、跨学院和跨专业的新运行方式,抓好集体备课和集体听课工作,根据专业特点、课程性质深挖各类课程的思政元素,特别是学科史和专业史中的思政元素,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形成各门课程润物无声地传递正能量的基本思路,引导广大教师将品行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有机融合。
狠抓教学研究与研讨培训,全维度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能力
扎实开展课程思政理论研究。学校将课程思政理论、方法及实践研究纳入教改课题研究范畴,设置的“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研究项目”,支持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共课、专业课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及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共有235项项目获得立项,参与教师达1100余人次。
不断推进课程思政能力培训。学校在新教师“双证”上讲台培训、班主任培训、助教培训和“教师发展定制服务进学院”等系列活动中,设置专门的版块,强化师德师风、强调教书与育人并重,受益人数达7000余人次。积极发挥1600余个基层教学组织作用,通过组织基层教学活动,课程组、教研室等集体备课等方式,开展课程思政教师的培训、研讨,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持续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能力。
广泛举办课程思政交流研讨。学校举办课程思政榜样课程表彰暨交流会、“课程思政建设”为主题的本科教育创新大讲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追求课程思政高质量”课程思政建设交流研讨会等交流研讨活动,有效促进课程思政经验交流。同时充分发挥各基层教学组织的作用,将课程思政作为教师发展和基层教学活动的重要主题,推广课程思政理论与实践。
狠抓课程、专业、教材与实践,全要素深化课程思政建设
四川大学在各类课程中深挖思政元素。以讲好三个“第一课”为示范——校党委书记为新生讲授形势与政策教育第一课、校长为新生讲授开学第一课、知名院士为新生讲授学术诚信第一课,深化思政课“123+X”教学改革,力求入脑入心,让各门课程“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形成了思政课程、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同向发力、协同育人良好局面。
在专业建设中凸显课程思政。四川大学以一流专业建设为契机,将实施“全课程核心价值观”教育、获评省部级以上“课程思政”示范课、教学名师或团队写入责任书,推动专业思政建设。激发基层教学组织活力,推行课程思政集体备课制度,根据专业特点和课程性质深挖各类课程的思政元素。充分发挥专业教师思政作用,自2015年起实施教授开放日,安排教师每周至少进行1次与本科生的不少于2小时的时间面对面沟通交流,为同学们答疑解惑,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在教材建设中强化课程思政。成立四川大学教材建设和选用审核委员会,出台《四川大学教材管理实施细则》《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材工作会议暨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表彰会”精神,推进教材建设工作方案》,严把教材建设和选用关,增强教材育人功能,打造更多培根铸魂、启智增慧、适应时代要求的精品教材,以实例教材实现课程思政沉浸式教育。
在实践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四川大学将红色校园文化融入思政实践教育,充分发挥红色校园文化平台作用;设立多个“江姐班”荣誉班级,推出一批原创红色主题文化精品。同时,学校积极引导教师在实验、实习、实训中通过言传身教传递严谨、求实、执着的科学精神。精心组织团队参加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聚焦支医扶贫、基层医疗、农业管理、乡村振兴、红色文化等,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实践相融合。
狠抓激励与约束,全角度发挥课程思政榜样引领作用
以目标任务指引课程思政建设。四川大学将“深化全员全过程全课程思政教育”“同心协力增强课程思政育人实效”等内容明确写入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将课程思政建设作为巡视整改重要任务,分类分步骤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走深走实;将课程思政建设纳入学校年度重点工作,与学院签订目标任务,把课程思政建设有关指标纳入学院目标任务,压实课程思政建设责任。
以评价标准构建引导课程思政建设。学校明确课程思政榜样课程的评价要素,研究并构建了课程思政榜样课程评价标准体系,从主讲教师、课程目标等六个方面开展课程思政榜样课程评价,强调主讲教师的师德师风、职业操守和育人成效,明确将课程内容的政治方向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文化自信、工匠精神等相关思想政治元素的统一性等内容纳入评价范畴。
以多渠道选树引领课程思政建设。通过教师申报、学院推荐、学生推荐、督导委推荐等多渠道选树课程思政榜样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榜样课程和思政标杆课程、示范教学名师和团队的表彰奖励,激发教师课程思政研究和实践的内生动力。2019-2021年学校认定和表彰校级课程思政榜样课程和思政标杆课程923门次,课程思政榜样教师和团队923个;获评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中心1个、课程25门、专业3个,教学团队5个;获评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门、教学名师和团队3个。
以多平台宣传推广课程思政榜样。学校在“四川大学网络教学平台”专门建设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库,目前已有900余门次课程思政案例在平台上线,起到良好的示范辐射作用。学校通过“四川大学e教务”“四川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等微信公众号对课程思政榜样课程进行宣传报道百余篇。在新华思政上线四川大学课程思政院校专区,展示学校育人精神、思政动态、案例课程、思政理论成果、名师团队等内容,目前已有8门课程在新华网课程思政专区和课程思政直播专区上线展播。
http://education.news.cn/20220707/a1dd0637a8784bdca5adbc5b2c873460/c.html